梦到徒步去西藏掉队 梦到徒步去西藏掉队什么意思

梦到徒步去西藏掉队 梦到徒步去西藏掉队什么意思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梦到徒步去西藏掉队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梦到徒步去西藏掉队以及梦到徒步去西藏掉队什么意思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如何一个人徒步去西藏
  2. 中国徒步第一人:因盗窃被刑拘他独自穿越西藏数次在罗布泊遇难
  3. 徒步西藏:邂逅两位藏族徒步朝圣者,两天一夜,同行、同吃、同宿
  4. 徒步旅行去西藏的人,为何越来越少当地导游说出了三个原因

一个人徒步去西藏的路线有滇藏线、川藏线、青藏线。

1、滇藏线

滇藏线是从云南开始,一般第一站是香格里拉,整个路线是香格里拉——德钦——盐井——芒康——邦达——八宿——然乌——波密——鲁朗——林芝——拉萨。

滇藏线是很美的。
从滇藏线进藏,可以在德钦看日照金山,盐井看古盐田出产的桃花盐。
这些风景都是你乘坐火车进藏所领略不到的。
而邦达跟八宿之间,有着一条著名的公路——怒江七十二拐。
如果你从云南方向往西藏走,那么这一路都是上坡,很费时间,也很壮观。
当你终于到山顶垭口,回望来时的路,心里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2、川藏线

川藏线一般是从四川成都为起点开始的。
整个路线是成都——丹巴——新都桥——理塘——芒康——邦达——八宿——然乌——波密——鲁朗——林芝——拉萨。

川藏线具体还可以分为川藏南线和川藏北线,南线比北线好走,一般走得比较多的路线也是南线。
川藏线与滇藏线的不同点是,川藏线所经过的海拔更高,其中路线中的理塘是“世界高城”,海拔搭4700米,这里是康巴汉子丁真的家乡,也是传说中仓央嘉措转世的地方,很值得停留看一看。

而丹巴美人谷,我个人认为春天的时候风景特别棒。
在当地山寨独特的建筑风格里,梨花和桃花次第开放,烂漫了一整个春天。
丹巴自古出美人,在这里,说不定还能邂逅转角的爱。
川藏线和滇藏线会在芒康交汇,之后的路线就都是相同的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打算第一站是去云南看风景,那么就可以走滇藏线,如果你打算从四川开始你的旅途,就选择川藏线。

3、青藏线

青藏线一般则是以火车为主。
不过也有徒步的。
青藏线徒步,从西宁开始算的话,路线是西宁——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安多——那曲——羊八井——拉萨。

青藏线徒步,可以看到广袤的西北风情,跟云南或是四川出发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段路线在祖国的西北段,没有与滇藏、川藏的融合路段。
但是这段路线经过的很多地方都特别有趣。
比如格尔木,格尔木能看到“天空之城”一样的盐湖,昆仑山也是许多人从小听闻的传奇。
而当你选择走青藏线的时候,这一切你都能见证到。

青藏线快到拉萨的时候,会路过羊八井地热站,附近还有温泉可以泡,这一些深度的体验,都是你在徒步过程中才能够感受到的。
十分有趣!

徒步进藏需要准备的物品

1、现金

现金还是多准备在身边好,因为西藏地区人比较少,城镇分散,银行取钱不方便。
在西藏地区,银行主要是邮政、农行、建行、中行,在乡镇地区,主要是农行和邮政储蓄,所以其他的银行卡使用不方便,这个可以提前准备好。

2、背包行李

徒步进藏选择合适的背包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女生选择45-55L的,男生55L以上的比较合适,最好是有一大一小的两个包,这个可以根据需要放置不同的物品。

3、衣物

衣物要选保暖的,可以准备套冲锋衣,这是驴友必备的衣物,同时也要准备一些排汗内衣,不需要多,够自己换洗就好。
另外西藏7-8月份的时候雨水比较多,所以也要准备一些雨具、雨衣、防水袋、背包袋。

于春顺说,他是中国徒步探险第一人。
恐怕没有人反驳他。

1988年,38岁的于春顺辞掉工作,告别家人,开始独自在中国徒步旅行。
从老家上海出发,一路徒步北上,到达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地。
先后穿越川藏、滇藏、青藏、新藏等进藏大通道,成为徒步穿越西藏的人类第一人。

30年前的90年代,在西藏徒步旅行没有今天这么安全。
当时川藏线刚刚建成,没有Gps信号,也没有现成的攻略。
一路上人很少,不仅可能遇到野生动物和极寒天气,就连方向也只能靠一个基本的指南针来导航。

8年间,余纯顺一边徒步中国大好河山,一边书写记录自己的奇遇,足迹遍布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走访33个少数民族,拍摄照片6000余张,出版游记50余万字,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余纯顺徒步走西藏》部。

在铺天盖地的传奇报道和神秘氛围的包围下,他是当时人们心中的冒险英雄。

然而,余纯顺的童年并不光鲜。
灰暗的家庭教育,贫穷饥饿的日子,恶劣的社会风气,虽然沉浸在徐霞客幻想的徒步世界里,却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在泥淖中而未沾。
16岁时,他在一所大学偷东西被抓,在上海少年管教所呆了三年。

哥哥姐姐都患有精神分裂症,儿子过早窒息死亡,妻子婚姻破裂。
关于人生,这一切的悲惨,似乎都在给于春顺下计策,让他无法安身立命,也因此才有了下面的故事。

1988年,参观完徐霞客故居,余纯顺终于出发了,只身一人,全力以赴,去追寻心中那个几乎发霉的梦。
跟随他黑暗童年的唯一光亮,去徐霞客笔下流动的世界。

在徒步了西藏的主要路线后,他计划开始在新疆徒步,穿越无人区。

中国有四大无人区:西藏羌塘、新疆罗布泊、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
他的第一个挑战是中国最北部的无人区: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罗布泊周边寸草不生,是中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
6月的罗布泊,地表温度60,干热,是四季中最难熬的一月。

余纯顺凭借自己走遍全国的经验,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
在进入罗布泊之前,于春顺自信地告诉上海电视台:“我要打破六月不能穿越罗布泊的神话!

于春顺走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刮了一天一夜。
本该和摄影团队约定的日子,于春顺没有如期而至。

经过五天的搜救,直升机上的一名解放军战士在湖盆上发现了一个蓝色的小点。
那是于春顺被沙漠吹倒的帐篷。
帐篷里的于春顺,头部浮肿,五官模糊,早已失去生命迹象。
法医鉴定显示,于春顺死于高温环境下缺水导致急性脱水,全身衰竭。

根据他的遗嘱,人们把于春顺葬在他去世的地方。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每一批进入罗布泊穿越的探险者都会在经过他的坟墓前下车,向周围的旅游景点致敬,并在墓碑前放上一瓶矿泉水。
这些年来,于春顺的墓碑上都放满了矿泉水瓶。

令人惊讶的是,距离余春顺仅3公里处,就有一处被掩埋的积水点。
人们对他的死因颇为不解:作为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余纯顺在距离取水点仅3公里的地方遇难。
为什么?

回顾余纯顺的职业生涯,他照片里的四个字几乎都是这样写的,其中两个是“中国”,另外两个是“徒步”。

2010年7月11日-12日

徒步西藏第53天-54天

徒步目标:翻越安久拉山,抵达然乌湖旁的然乌镇。

从拉然村委会出发,一路景色宜人!

中午时经过吉达乡,在那里遇到了四个也是徒步的藏族人,两个小孩,两个老人。

先说说两个藏族小男孩,都是十几岁年龄,大一点叫丁真,小一点的叫其那!
他们告诉我:他们准备从吉达乡走路去波密看奶奶!

我的天啊,两个小孩,只带了一壶水,一小袋糌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就这样要走到波密,要知道这距离将近有200公里,我自己计划都要走五六天的….

我问他们家里知道吗?他们摇头,吱吱唔唔得说不出什么!
我见状,告诉他们赶紧回家,这路上很危险!
显然这俩小孩对我的恐吓不以为然,执意要走!
我实在放心不下,这路上要是有个闪失我也于心不安!
于是决定让这俩小孩跟着我,到然乌后找辆车送他们到波密….

俩小孩跟着我走了一段路,所幸在路上拦了一辆小货车,司机也是藏族人,刚好车也过波密,我拜托司机捎带一下他们!
司机很爽快地答应了,谢天谢地!
与两个勇敢的藏族男孩挥手告别,希望他们能顺利见到奶奶….

随后在路上又碰到两个藏族大叔,他们是徒步朝圣者,从昌都出发,准备徒步到拉萨朝拜。
刚好我们同路,于是俩人热情地邀请我一起走!
我正想体验一下他们的徒步生活,欣然答应!

多杰,64岁。
扎西,56岁。

两位大叔,一个穿皮鞋,一个穿凉鞋,一套衣服走全程。

行囊更加简单:两个U型木架,用绳索一扎,就成了简易方便的背篓。
背篓里放两蛇皮袋,多杰大叔背棉被,扎西大叔背糌粑和烧水壶、木碗等生活用具。
俩人右手拄着长长的木杖,左手捻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这就是朝圣行者。

我有点好奇地问大叔,你们为什么用走路的,不是有很磕长头的吗?他们告诉我磕长头耗时太长,已经有家人坐车提前到达拉萨等他们,走路从昌都到拉萨一个月就可以到了!
并不是所有藏族人朝圣都是磕长头的,那是最为艰辛最为虔诚的方式,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和整个家族的支持。

我很羡慕两位大叔轻便的行李,我让他们拎一下我的背包,只有一句评价:你的太重了!
好,那我就体验一下你们如何生活!
后面的两天一夜,我与他们同行、同吃、同睡,大开眼界!
我以为自己的条件已经够低了,很委屈自己了,和两位大叔一比,我简直是太幸福了….

半袋糌粑,这是两位大叔全程一个月的口粮。
一般到饭点,大叔开始找藏族人家,讨一壶茶水(名山产的一种很粗糙的茶叶,藏人称之为大茶),直接坐在地上,做糌粑吃!
经常我请大叔吃烧饼,大叔请我吃糌粑!

说起糌粑,它的制作过程很有趣!
先拿出藏族特色的小碗(我没有碗,就用刷牙的口杯代替了),倒半碗茶水,挖一点酥油下去,再抓一把青稞粉下去,再倒点茶水,然后像和面一样用手在碗里揉拌,最后捏成大约半个拳头大小的一团,这就是糌粑了!
(全部靠手工完成,不过貌似我们都没洗过手,哈哈,不讲究这个)

说来奇怪,虽然只是一小团的糌粑,吃了不觉得饱,但也一晚上不觉得饿了!
糌粑口味单调,两位大叔却要连续吃一个月,并不以为苦!
我只是吃些干粮,却直喊嘴里淡出个鸟来!
惭愧惭愧!

跟两个藏族大叔一块,倒学了不少藏语。
一般他们用藏语跟沿路藏民聊天,我都凑到旁边饶有兴趣地听,其实我是鸭子听雷,懵傻傻的!
过后我就问他们这个是什么意思那样又是什么意思!
秀几个简单的:

突及几(谢谢!

哦呀(好,好的!

呀么(再见!

哈莫够(不知道,听不懂)

一路行进到318国道3838段时,扎西与多杰就带我开始翻越旁边的山坡,准备抄小路前进,我是路盲,有他们带着,就安心一路跟着走

他们走得很快,一开始我好面子还能硬撑一段时间,后来不行了,几乎每次都是我提出休息,也几乎每次都是多杰大叔催促上路!

天啊!
体力太好了!
他们不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家,我才是老头,他们是小伙!
哎,太伤自尊了!

天色渐晚,我问多杰大叔晚上怎么办?多杰大叔很自然地回答,晚上就睡在路边!
可是,我看看天空乌云,下雨怎么办?大叔微笑着回答,不怕!
让它下呗!

当天空差不多变黑的时候,两位大叔终于决定选择路旁一处山坡露营!
我和扎西大叔正在山坡上捡石头整平营地,多杰大叔却从袋子里拿出小锤子和凿子,自顾自地在一块石头上叮叮当当地敲起来。
大叔,我们只是露营睡觉,没必要搞这么大动静吧!
凑近一看,原来多杰大叔在凿刻六字真言….

稍微整平了地面,扎西大叔拿出棉被,直接铺在地上!
棉被卷成长条,用塑料薄膜包裹着,这简直就是自制的睡袋啊,而且还防水,怪不得他们说不怕下雨。
反观我的专业睡袋,可不防水啊,我原先买的油布也落在冷曲河边的工棚了!
我铺开防潮垫,把睡袋摊在上面,拿背包当枕头,就这样露宿了,只能祈祷今晚别下雨。

可惜上天没听到我的祈求,才钻进睡袋躺下,天空就飘起蒙蒙细雨,洒在脸上凉丝丝的。
我看两位大叔,他们缩到塑料袋里,睡得香甜。
一天的徒步,我觉得极度疲倦,反正棉睡袋湿了也能保暖,就这样吧!
缩着头,竟能在这细雨中沉沉睡去….

我正梦到自己被关进冰箱里,冻得瑟瑟发抖!
有人在喊我,我睁开眼睛,雨停了,天空还是一片漆黑,两位大叔正打着手电筒在收拾行李。
多杰大叔的声音响起:五点了,该上路了!
天啊,两位大叔太强悍了,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赶紧翻身起来收拾….

四周仍是黑呼呼的,两位大叔打着手电筒走在前面,我带着头灯跟在后面。

高原的清晨,寒风冷冽,冷得要命。
不一会,我就鼻水横飞,胡子都冻弯了….

早上七点半登上安久拉山垭口!

没想到山顶是一大片宽阔平坦的草甸,中央竟还有一个清澈见底犹如明镜般的海子!
景色着实漂亮,真是个意外的惊喜。

我跟着两位大叔向山顶的一户牧民讨了一壶茶水,喝了点热的东西,感觉舒服多了!

休息间隙,扎西大叔说请我吃“好东西”,我拿来一看,像是一粒粒的药丸。
大叔告诉我此物名为:解脱丸,还拿了一张纸条给我看。
据说是活佛赐予的。
我问大叔要给活佛钱吗?大叔说:当然。
看大叔很珍重的样子,一番盛意难于拒绝,我一口吞了好几粒,希望也能早日解脱。

安久拉山积雪融化汇聚成一条水势湍急的河流,向下切割出高深峡谷,这就是然乌沟,山高路险,塌方飞石频繁!
在特别危险路段,人们用钢筋水泥修筑了一条长达几公里的护路走廊!

过了走廊,一眼便望见了雪山,雪山下就是美丽的然乌湖….

向左就进入察禺,竖着一个铁牌:外国人不得进入!
往里几十公里能看到来古冰川和更加清澈的然乌湖!
我们向右,进入然乌镇,有一座武钢援建的然乌桥。
过桥就进入然乌镇了!

这时是下午三点,因为从安久拉山下来一路都无村庄,我们还没吃午饭。
于是两位大叔决定在然乌桥旁筑灶烧水!
我那时正为然乌湖美景兴奋欢呼,等回过神来,大叔已经各自去捡柴禾,去河边打水。
我很不好意思,接下来烧火的任务就交给我了….

在烧火时,我发现在然乌桥头竟立有一块水泥碑,上面刻有主席语录: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新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哈哈,对我来说,此次徒步旅行,不但要善于反思旧我,还将善于重塑新我….

在桥头简单吃过午饭,扎西和多杰两位大叔要继续赶路,而我计划在然乌镇停留两天。

两天一夜的相处已经让我们成了忘年交,离别是伤感的,这似乎也是旅行的一部份!
我留了电话给他们,或许在拉萨可以再相见!

扎西大叔临走一再向我强调:拉萨咱有人,到那啥都有,吃的很多….记得找我们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出门旅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让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越来越多的改变,高铁、飞机和自驾游,都能够满足人们旅行时的不同需求,不少人都非常喜欢旅行时放松的感觉。

徒步旅行

除了上述的出行方式之外,还有一种非常火爆的方式就是徒步旅行,有不少人都立下了徒步去西藏的豪言壮语,曾经徒步去拉萨一度非常的火爆,有的人更是直接推着车子就上路开始了自己的旅行。
但是近几年徒步旅行去西藏的人却却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

旅游景点

首先就是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被开发了出来,有不少景点的秀美程度都不比西藏差,川北高原上的很多景点风光都十分秀丽,所以没有必要再去西藏旅行,之前因为西藏是很多人心中的旅行胜地,比较热门而且位置比较远,所以才有不少人想着徒步去旅行来磨练自己的意志。

旅途作假

其次就是被曝光了很多人旅行途中作假,很多徒步去西藏旅行的人都是想要成名的网红,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粉丝的关注,他们在旅途中经常开直播收礼物,以此来获得名气和经济来源。

但是有不少人都被曝光出了“假徒步”,只有直播的一段时间在徒步行进,剩下的路程都是在车上度过的,而他们推着的车子都是拉在大车后面,被曝光的多了关注的人就少了,没有人关注徒步前往西藏的人也就少了。

容易发生意外

最后就是旅行的途中比较容易发生意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高原反应,但其实徒步走起来高原反应会更加严重,很多人在旅途中因为淋雨或者其他原因会生病,再加上高原反应很难坚持走完全程,如果没办法走完全程那么前面走得路就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很多人宁愿选择徒步去大理或者别的旅游城市,也不愿意去往西藏了。

当然也有一些真正有毅力的人坚持下来,他们从成都出发真正走完了全程,最终到了风景秀美的拉萨。

总结

其实徒步旅行对于身体和心志都是一种很好的磨砺,在旅途中只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下来,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就都能够迎刃而解了,当然徒步旅行还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去挑战自己没有信心完成的高难度目标,要懂得循序渐进。
(图片来源携程网友)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77788828.com/3WP1Rf4tXAy2.html